|
带状疱疹科普知识时间:2023-11-06 一、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俗称“生蛇”“蛇缠腰”“缠腰龙”等,它和水痘是“同胞兄弟”,都是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,通常伴发水疱,发疹前可有乏力、低热等全身症状,局部出现瘙痒、灼热、神经痛等,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。这种皮肤病就是带状疱疹。 二、带状疱疹有哪些表现 初次感染少部分引起水痘,大多数人群表现为隐性感染,初次感染病毒血症消退后,“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”会进入休眠状态潜伏在神经节中,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,潜伏在背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的“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”可再激活引起带状疱疹,临床表现为成群的簇状水疱,沿单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。 99.5%的50岁及以上成人都感染过“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”,而这种病毒一经感染,就会终生携带。 典型症状除了身体单侧会出现成群的水疱,令人饱受皮疹之苦,还会导致灼烧、电击,刀刺般疼痛,急性期疼痛不亚于分娩阵痛、脊椎损伤、类风湿关节炎,癌痛等。不论年龄、性别、部位,带状疱疹患者的共同感受就是疼痛难忍,疼痛程度已经严重影响到睡眠和生活质量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(PHN)为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,30%至50%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持续超过1年。 三、带状疱疹的发病人群 因为带状疱疹是由“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”引起的,当水痘治愈后,残留的病毒为了躲避免疫系统。悄咪咪躲进了你的神经节里,一经潜伏可能就是永久,看似相安无事,其实病毒一直在寻找机会。 从临床患者数量来看,带状疱疹易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。但这个疾病没有年龄限制,身体免疫力低下的均为好发人群,例如熬夜、劳累、作息不规律以及精神紧张、心情不舒畅、压力大、久病体虚者等。 四、带状疱疹的治疗手段 带状疱疹的治疗目标包括促进皮损消退,缓解疼痛,改善患者生活质量。 01抗病毒药物:带状疱疹在发病早期,尤其是发病后最初的72小时是抗病毒治疗的黄金时间,早期足量、规范的使用抗病毒药物,能有效缩短病程,减轻疼痛,加速皮疹愈合,减少新发皮疹,阻断病毒播散。 02镇痛治疗:疼痛常贯穿带状疱疹疾病的全过程,建议对不同程度的疼痛选用不同的镇痛药物。对严重疼痛以及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,可尝试神经阻滞、脉冲射频治疗、神经电刺激等微创介入治疗。 03其他:中医治疗、针灸治疗、局部物理治疗、局部外用药物治疗等均可酌情考虑。 04患病后及早就医及治疗,坚持正确的药物剂量和疗程,保持皮损清洁,避免继发细菌感染,适当休息,保证足够营养也不可忽视。 05多病共存的综合治疗:对于带状疱疹发病时已经患有糖尿病、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,要同时控制好血压、血糖,同时治疗基础病。
提高免疫力 提高免疫力、增强体质是预防带状疱疹的关键。建议易感人群可从保证饮食均衡、适度运动锻炼、积极调整心态、保证充足睡眠等方面提高免疫力。 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的有效方式。目前我国上市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,接种人群为50岁及以上人群,接种后保护效力高达90%以上,模型数据预测保护时长至少20年。 |